建筑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:内外基建共振 把握建筑中特估机会
信息来源:joozoo.com 时间: 2023-12-04 浏览次数:9
核心观点
国内外基建有望形成共振,推动建筑央企业绩改善和价值重估。
国内经济运行好转,但内生动力还不强,需求仍然不足,继2022年基建快速增长后,基建稳增长依然是2023 年宏观经济的重要主线。同时,基建投资已成为后疫情时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。据测算,到2025 年,全球基建需求将达到3.5 万亿美元。中国强有力的基建竞争力,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国和平外交,将推动建筑央企走出去,扩大业务规模、提升盈利质量。
我们认为,当前建筑央企经营改善明显,价值有望得到重估,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央企和“一带一路”受益企业。
摘要
国内基建稳增长仍是宏观政策主线,城市、交通、清洁能源建设空间广阔。4 月政治局会议指出,当前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,内生动力还不强,需求仍然不足。4 月制造业PMI 为49.2%,回落至50%以下,建筑业PMI 为63.9%,处于高景气区间,基建稳增长仍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。我们看好城市建设、交通基建、清洁能源建设等建设方向,预计2023 年基建投资增速维持在10%的较高水平,地下综合管廊、城市更新、抽水蓄能、市域(郊)铁路、新型基础设施等细分类型将带来广阔增长空间。
全球基建需求旺盛,中国基建强竞争优势和新型外交关系助推中国基建出海。预计到2025 年,全球基建投资年均投资额超3 万亿美元,投资需求达3.5 万亿美元。中国基建在专业技术能力、规模与经验、成型商业模式、国内资源和良性外交关系等四个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,在全球基建市场具备明显优势。中国式现代化中积累的矿业开发、产业园区开发、交通技术设施、能源基础设施等建设能力,是中国基建出海拓展的主要方向。
建筑央企经营改善明显,价值有望得到重估,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央企和“一带一路”受益企业。从经营质量角度分析,建筑国央企经营质量普遍更优,当前建筑央企PB 估值处于0.7x-1.2x 区间,仍处于低估状态,从ROE 与股息率角度,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建筑、中国中铁、中国中冶、中国化学、中国铁建、中国核建;2023 年正值“一带一路”十周年,我国拟举办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高峰论坛,考虑到国际合作催化和疫情后投资热度回升,建议重点关注央企出海代表性企业中国交建、中材国际、中钢国际、北方国际、中工国际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建筑装饰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